查看原文
其他

大脑中的隐喻:具身隐喻的差异来源

​​Jeannette Li 语言科学 2024-03-07
Jeannette Littlemore是英国伯明翰大学英语语言与语言学系应用语言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博士师从著名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专家Peter Skehan教授。其研究重点为比喻性语言,着重探讨隐喻和转喻在语言教育、跨语言交流和真实社会中的作用,近年展开了系列隐喻、转喻与情感因素、经历体验、同理心和创造性语言使用等方面的研究。Littlemore教授为国际隐喻研究与应用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创始人之一、应用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认知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研究、符号学与修辞等学会会员,承担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ESRC),欧盟(EU),英国文化协会(The British Council)以及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学术研究项目,出版学术专著、编著6部,在国际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方向的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2021年入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Littlemore教授的学术生涯起步于二语习得和应用语言学,后在认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话语研究等方面以隐喻和转喻为重点展开了大量界面性的研究,是近十余年来在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隐喻的社会研究中成果最为丰硕、最为系统的学者之一。从她本人及其多位合作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及欧洲认知语言学学者以真实世界的隐喻研究为聚焦,对教育、政治、商业、经济、科学、建筑、艺术、健康、疾病、女性、弱势群体等不同主题的覆盖,以及对如课堂教学、课程教材、学术讲座、教学研讨、政治讲演辩论、商业期刊、财经报道、新闻报道、专题评论、主题访谈,包括学术期刊以及大众化杂志等不同体裁话语的广泛涉猎。本书是Littlemore教授在隐喻与转喻研究方面的代表之作。认知语言学在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端以来40余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两个主要的阶段,一是以Lakoff和Johnson(1980,1999)的概念隐喻理论、Lakoff(1987)的范畴化理论、Langacker(1987,1991)的认知语法、Talmy(2000)的认知语义学Fauconnier和Turner(1996)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以及Goldberg(1995,2006)和Croft(2001)的构式语法为代表的经典理论构建阶段;二是进入20世纪后在不断突破以往以理论阐释和内省研究为主要方法基础上所发生的“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无论是认知社会语言学(Wolf & Polzenhagen,2009;Kristiansen & Dirven,2008;Kristiansen & Geerearts,2013;Pütz,2014;Geeraerts et al.,2010;Geeraerts,2016),还是基于“社会认知”的社会认知语言学(Croft,2009;Harder,2010),亦或是在批评话语分析(Wodak & Meyer,2009;Reisigl & Wodak,2001;van Dijk,2008,2014;Fairclough,1995,2001)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批评认知语言学(Hart,2015,2017)、批评隐喻研究(Musolff,2004,2012;Charteris-Black,2005,2014)等均吸收了社会、文化、语用的视角和要素,更加倾向探讨语言与现实社会和人类世界的互动。实证转向方面主要发生于与语料库、心理实验和脑成像等认知神经实验方法的结合,但研究者面临着“‘为数据而数据’和对研究者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等难题”(束定芳和张立飞,2021)的挑战。国内较具代表性的学者王文斌、文旭、束定芳、张辉等对上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与创新的相关内容作过充分的引介、总结、分析和案例研究。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每两年一次召开的中国认知语言学大会办会规模、会议选题、参与人数来看,认知语言学正在不断传承和创新中蓬勃发展。      除以上所提及的国内外认知语言学代表性学派路向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外,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发端最早、影响最深远的隐喻与转喻研究中,以Cameron、Semino、Deignan、MacArthur等为代表的英国学者近十余年来引领着认知语言学中不同于批评隐喻分析范式的另一隐喻话语研究路向:真实世界的隐喻研究(Real-world Metaphor Research)(Low et al.,2010:VIII)。该路向着重考察隐喻在真实而具体的社会语境中的使用,以各种口笔语类型、各类主题的自然话语数据(naturally occurring language data)为研究语料,旨在探寻其中隐喻使用的模式和相关话语功能(Gibbs,2010:1)。相关学者具有以下共识:“隐喻应成为应用语言学、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的研究者用于揭示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的重要途径。”(Cameron & Malsen,2010:1)该路向与批评隐喻分析的区别在于后者加入意识形态和权力/主导社会关系维度,倾向对社会成员群体作出相关假设,偏重根据话语语料中所分析出的概念隐喻阐释语言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前者不持批评话语分析中显性的政治立场,可应用于任何社会科学论题、任何群体或个人,主要在话语动态框架下,借助复杂动态系统理论概念,通过对话语语料中相互关联的隐喻使用模式的分析来阐释语言与思想、情感、态度、价值之间的关系(Cameron,2010)。上述两种路向已成为国际上以隐喻为工具进行话语研究的两种最主要的分析理论和方法。在“真实世界的隐喻研究”路向中,Jeannette Littlemore教授是有关学者中尤为独特的一位,其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特别是从应用语言学角度出发并延伸至对当下社会、民众生活的观照,值得中国认知语言学界和社会科学家的借鉴和参考;同时,在包括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医学与健康等多学科领域都在合力探索大脑认知、隐喻加工机制的驱动下,相信该教授的研究能够给不同学科背景的读者以重要启示。      本书的提议除了以上动因外,促成其落地和成形源于过去4年(2019年至今)本人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工作的经历与体验,特别是从应用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去展开面向翻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除此之外,在认知翻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研究分支不断走向成熟的背景下,作为学院具有一定认知语言学研究基础的学者,本人认为,译著一方面是翻译实践活动本身,另一方面将有助于广大英语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对认知语言学、隐转喻研究的认识和了解。毕竟尽管认知语言学已成为宏观语言学中的强势学科,但或因其神秘性或难以捕捉性,其知识系统与实际的课程教学尚存在较远距离,希冀本书的出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

本文摘自陈朗译《隐喻与转喻》,科学出版社出版。

《隐喻与转喻》
(英)珍妮特·利特尔莫尔(Jeannette Littlemore) 著
陈朗 译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771322


本书目录




1 “我正试图穿着人字拖爬珠穆朗玛峰。”什么是具身隐喻,它从哪里而来?1

1.1 引言 1

1.2 具身认知 4

1.3 具身隐喻 9

1.4 基本的具身隐喻从何而来 15

1.5 总结 18

2 “你要铅笔还是消毒湿巾?”具身隐喻有什么证据?为什么考虑这种差异很重要?19

2.1 引言 19

2.2 行为研究的证据 20

2.3 神经学依据 29

2.4 自然语料的证据 36

2.5 具身隐喻的变化 46

2.6 结论 49

3 “我在这条涂满肥皂的传送带上奔跑,人们不断向我扔湿海绵。”哪些隐喻是具身的,什么时候有所体现?隐喻的具身性依据话语类型、功能、语境的变化 52

3.1 引言 52

3.2 更能激发感觉运动反应的隐喻内在特征和上下文特征 54

3.3 更易激活感觉运动反应的语境因素:体裁和语域 65

3.4 结论 71

4 “这个听起来像铃声,而这个听起来像是你死了”年龄以及具身隐喻的发展性特征 72

4.1 引言 72

4.2 幼童具身隐喻理解能力的发展 72

4.3 婴儿期尤其强烈的隐喻 75

4.4 数学、音乐与隐喻:幼儿与成人在数字、配价、音乐和时间上的表征比较 82

4.5 具身隐喻和老人 94

4.6 结论 95

5 “我不知道我从何处开始、在何处结束。”身体不同—思维不同?惯用手、体型和性别如何影响我们通过隐喻感知世界的方式 96

5.1 引言 96

5.2 惯用手如何影响隐喻的具身体验?97

5.3 体型与身材如何影响隐喻的具身体验?99

5.4 性别如何影响隐喻的具身体验?104

5.5 结论 111

6 “那些饼干有悔恨和腐肉的味道。”感官隐喻、感官损伤与异常 112

6.1 引言 112

6.2 感官语言和感官损伤 113

6.3 联觉 125

6.4 结论 141

7 “不该说的话脱口而出。”“思维改变”:抑郁和心理障碍对人们通过隐喻体验世界的影响 143

7.1 引言 143

7.2 抑郁症 145

7.3 流产 150

7.4 精神分裂症 158

7.5 孤独症和阿斯佩格综合征 167

7.6 结论 172

8 “这是我的身体,我将为你献上。”个性、思维方式、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上的个体差异 174

8.1 引言 174

8.2 内部驱动的个体差异 174

8.3 外部驱动(社会)变异来源 182

8.4 结论 186

9 “臭臭的铁匠和懒惰的肝。”具身隐喻的跨语言和跨文化差异 187

9.1 引言 187

9.2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具身隐喻?188

9.3 使用第二语言是否会影响我们理解与使用具身隐喻的方式?195

9.4 具身性单词-颜色联想比非具身性联想更普遍吗?201

9.5 基于身体的单词-颜色联想是否更容易被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采用?203

9.6 结论 205

10 结语 206

10.1 引言 206

10.2 隐喻体验差异的源头 207

10.3 这种差异体现了具身隐喻的什么?213

10.4 有待探索的问题 214

10.5 结论 215

注释 217

参考文献 219



长按二维码

即刻购买本书

科学出版社


1.相关阅读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领属范畴研究
起始年龄和语言学能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理论与实证
李葆嘉教授等——幼儿语言的成长:常用词汇语义系统建构
鲜活的语言:语言人类学导论
杨亦鸣教授导读《人类语言的大脑之源》
冯志伟教授谈依存语法

2.学术会议
中山大学:第三届“话语分析中山论坛”
2024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七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第十届亚洲语言测试学会年度国际研讨会
北京语言大学第八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

3.讲座回看
国际期刊论文写作发表系列
语言学讲座回放集锦(八)
语言文学讲座回放集锦(七)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六)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五)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四)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三)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二)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脑中的隐喻:具身隐喻的差异来源

​​Jeannette Li 语言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